南京同曦的首次季后赛之旅,我有幸重新拾起跟队记者的身份,全程参与其中。作为一名采访CBA多年的老记者,我对这支球队的期望并不高。我清楚地认识到,能够有一支来自江苏的球队走到季后赛这一步,已经是十分难得的成就。对于同曦或者说是整个江苏男篮来说,再往前一步,可能需要更多的硬实力和更强的实力去闯荡。
季后赛首轮G1,我作为唯一一位跟随球队远征新疆客场的媒体记者,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氛围。当时在乌鲁木齐奥体中心媒体工作室,全国各大新闻媒体都聚集于此,让我回想起了十几年前江苏篮球的鼎盛时期。那时候,江苏媒体同行们与江苏篮球一同南征北战,如今这样的场景已经变得十分罕见。
回到南京主场G2的比赛日,球馆里挤满了各家媒体同行。这让我意识到,并不是本地媒体不再关注江苏篮球,而是因为上一次江苏篮球值得被本地媒体紧盯的时刻已经过去太久。过去的十年里,江苏的两支CBA球队在联赛中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与其它拥有多支CBA球队的省市相比,江苏篮球的战绩显得有些挣扎。甚至在江苏篮球自己的季后赛经历中,能够被提及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然而,在这支南京同曦的身上,我看到了希望。尽管他们连续排名联赛倒数,但年轻球员们却充满了无畏的拼搏精神和努力争取的态度。特别是借着大学生球员选秀“凑出”季后赛阵容的同曦队,因为从青训中培养出了林葳等优秀球员,首次品尝到了季后赛的滋味。
尽管在季后赛首轮G2的下半场,同曦被对手翻盘,我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意外。然而当得知球队核心林葳即将去拼一把NBA选秀的消息时,我感受到了情绪的波动。同曦主帅所说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需要时间”,让我更加坚定了对这支球队的信心。
从曾经的江苏南钢到现在的南京同曦,江苏篮球经历了一系列的起伏和变迁。作为一位不想再看到江苏篮球继续“温水煮青蛙”的球迷,我只希望这次江苏篮球能够真的找到出路,走出低谷,再次展现出江苏篮球的实力和风采。我相信,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时间和支持,江苏篮球一定能够再次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