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即将进入倒计时,计时器的秒针在不断地跳动,仅剩的1.6秒显得格外紧张。2米26的徐昕拼尽全力试图阻止刘铮发出边线球,他的长手长臂展现出强烈的防守意愿,但经验丰富的刘铮并未因此而动摇。他精准地找到了空隙,将球传给了等待已久的泰勒-哈维。
泰勒-哈维在中场logo前接球,转身的瞬间果断出手,一气呵成。球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当计时器归零的那一刻,球像精确计算过一样落入篮筐。上海队完成了一次绝杀,整个场馆瞬间沸腾,观众们起立欢呼。
赛后,卢伟指导的战术布置和用人选择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敢于在关键时刻调整阵容,让泰勒-哈维这样的球员在比赛中发挥重要作用。全场比赛,他投下了37个球,仿佛是用一根细棉线吊着整个上海队的命脉在前进。从第四节开始,每一回合都是生死瞬间,但卢伟指导却能稳住阵脚,甚至在关键时刻将CBA最佳外援洛夫顿按在板凳上。
这样的决策对于一些软弱的教练来说或许难以做到,但卢伟却敢于冒险。上海队在失去布莱德索后,阵地进攻的效率大打折扣。李花兄弟的投射和空切也受到影响,但小胖的传控能力和在小空间处理球的技术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东队针对上海队的策略明显是针对洛夫顿而来,他们连续两场使用莫兰德、杜润旺、吉伦沃特三个大个首发,甚至大量使用4大1小的阵容。杜锋指导的防守策略非常有效,使得洛夫顿两场比赛下来得分并不高,命中率也偏低。
然而,上海队并没有因此而陷入困境。卢伟指导在弃用洛夫顿后,上海队反而开始打出流畅的进攻。广东队的战术策略因此失去了锚点。莫兰德首节就吃到4次犯规后,广东队的内线防守变得脆弱。王哲林利用自己的体型和对抗优势欺负王少杰,而徐昕虽然年轻有活力,但移动能力和经验不足,无法应对上海队的快速进攻。
在莫兰德被封印后,广东队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他们无法找到一个能够处理球、拆解防守并完成终结的球员。他们的进攻模式开始崩溃,只能依赖徐杰和吉伦沃特的三分球来解决问题。但这样的进攻方式显然无法持久。
此时,上海队的联防策略又给广东队制造了麻烦。闫鹏飞和威尔逊的组合意外地好用,他们成功地打乱了广东队的进攻节奏。而在关键时刻,泰勒-哈维的救命三分更是成为了上海队的转折点。虽然他在整个加时赛的运动战中并不是最出色的,但那两个关键进球却帮助上海队取得了胜利。
这场比赛虽然过程疯狂,但卢伟指导的思路却非常清晰。他们果断地推翻了原本的路径依赖,采取了新的战术和人员配置。这种改变让上海队重新找到了方向,而广东队则陷入了困境。他们能否找到解决办法?这将是下一场比赛的看点。